夏日炎炎,遊泳成為許多人消暑健身的首選。然而,並非所有人都適合下水遊泳。在享受清涼之前,以下五類人群需要特別謹慎,務必三思而後行:
1. 心血管疾病患者
患有高血壓、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,遊泳時水溫刺激可能導致血管突然收縮,增加心髒負擔,容易誘發心絞痛、心肌梗死等意外。建議此類人群在醫生評估後再決定是否下水,並避免長時間遊泳。
2. 癲癇病患者
遊泳時若癲癇發作,患者會失去意識,極易發生溺水事故。即使病情控製良好,水下環境也可能成為誘發因素。癲癇患者如需遊泳,必須有專人陪同,並選擇淺水區活動。
3. 酒後人士
酒精會使人的判斷力下降、反應遲鈍,同時影響身體協調能力。酒後遊泳容易發生抽筋、嗆水等意外,據統計,溺水事故中約30%與飲酒有關。切記"喝酒不下水"的原則。
4. 呼吸道疾病患者
患有哮喘、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,遊泳時冷空氣刺激可能誘發疾病發作。遊泳池中的氯氣也可能刺激呼吸道,導致病情加重。
5. 皮膚病患者
患有傳染性皮膚病(如癬類、疥瘡等)者不應進入公共泳池,以免傳染他人。同時,遊泳池中的消毒劑可能刺激皮膚,使原有皮膚病惡化。
遊泳雖好,安全第一。建議上述人群在選擇遊泳前谘詢專業醫生,並根據自身情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。同時,無論是否屬於高危人群,下水前都應做好熱身運動,選擇正規遊泳場所,確保自身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