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教學目標
1. 激發兒童對羽毛球的興趣,培養運動習慣
2. 通過遊戲化教學掌握羽毛球基本動作
3. 完成從遊戲玩耍到規範技術動作的自然過渡
4. 發展兒童協調性、反應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
二、教學對象
5-8歲零基礎兒童,每班8-12人
三、教學時長
共10課時,每課時45分鍾
四、教學準備
1. 器材:兒童羽毛球拍、塑料羽毛球、標誌桶、跳繩
2. 場地:室內羽毛球場地或平整空地
3. 輔助教具:彩色貼紙、卡通圖示板、音樂播放設備
五、教學過程
第一階段:興趣培養(第1-2課時)
**遊戲1:彩羽飛舞**
- 用彩色羽毛塑料球進行拋接遊戲
- 讓孩子用球拍嚐試擊打懸浮在空中的球
- 目標:熟悉球拍手感,建立擊球概念
**遊戲2:羽毛球搬運工**
- 分組用球拍托球跑接力賽
- 設置趣味障礙物增加遊戲性
- 目標:培養球感和平衡能力
第二階段:基礎動作導入(第3-5課時)
**活動1:影子模仿秀**
- 教師示範正確握拍姿勢
- 通過"搖手說你好"等形象化語言教學
- 使用貼紙標記正確握拍位置
**活動2:彩虹揮拍**
- 用彩色膠帶標記揮拍軌跡
- 配合兒歌節奏進行空揮練習
- "畫彩虹"遊戲鞏固動作記憶
**活動3:小小發球手**
- 學習基本發球動作
- 設置不同距離的得分區域
- 采用積分獎勵機製激發興趣
第三階段:技術過渡(第6-8課時)
**練習1:搭檔拋擊練習**
- 兩人一組,一人拋球一人擊球
- 逐漸增加擊球難度和要求
- 強調眼睛盯球和移動腳步
**練習2:網前小對抗**
- 降低球網高度
- 進行簡單的網前回球練習
- 引入計分規則,體驗比賽樂趣
第四階段:綜合應用(第9-10課時)
**迷你比賽:**
- 小組循環賽製
- 簡化比賽規則
- 重點鼓勵技術運用而非勝負
- 頒發"進步之星""最佳搭檔"等獎項
六、教學要點
1. 始終保持遊戲化、情景化教學特色
2. 多采用形象化語言和示範教學
3. 及時給予正麵鼓勵和具體反饋
4. 注意運動安全,做好熱身和放鬆
5. 根據兒童個體差異調整教學進度
七、教學評估
1. 技術掌握:握拍、揮拍、發球等基本動作
2. 參與程度:課堂投入度和興趣表現
3. 進步情況:從第一課到最後一課的技術成長
4. 社交能力:與同伴的合作和互動情況
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安排,兒童能夠在遊戲中自然過渡到羽毛球基礎技術的學習,既享受運動樂趣,又掌握基本技能,為今後的羽毛球學習打下良好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