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1年7月13日,國際奧委會在莫斯科舉行的第112次全會上宣布,北京獲得2008年夏季奧運會主辦權。這一刻,標誌著中國首次承辦奧運盛會的曆史性突破,也開啟了長達七年的奧運籌備之路。
2002年,北京奧組委正式成立,各項籌備工作全麵啟動。場館規劃、基礎設施建設、賽事組織等各項工作有序展開,“綠色奧運、科技奧運、人文奧運”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。
2003年至2007年,奧運場館建設進入高峰期。國家體育場“鳥巢”、國家遊泳中心“水立方”等標誌性建築相繼落成,北京的城市麵貌也因奧運籌備而煥然一新。與此同時,誌願者招募、文化活動推廣以及賽事測試等工作同步推進。
2008年8月8日晚8時,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國家體育場“鳥巢”盛大開幕。張藝謀執導的開幕式以“和”為主題,向世界展示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與現代中國的活力。隨後16天裏,來自204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名運動員在28個大項、302個小項中展開激烈角逐。
中國代表團以51枚金牌、21枚銀牌、28枚銅牌的成績首次登頂金牌榜,創下曆史最佳戰績。菲爾普斯、博爾特等世界級運動員的精彩表現,也為這屆奧運會增添了無數經典瞬間。
2008年8月24日,北京奧運會在盛大的閉幕式中落下帷幕。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用“無與倫比”評價這屆奧運會,不僅是對賽事組織工作的肯定,更是對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發展成就的高度認可。
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,不僅推動了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,更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更加開放、自信的中國。其留下的場館遺產、誌願服務精神以及文化影響力,至今仍在持續發揮作用。